產品搜索
技術文章 / article
醫院檢驗科實驗室建筑平面的布局和設計
2020-10-20 瀏覽次數:443
檢驗科是醫院中接收病人血液、體液等樣本,進行檢驗分析,并向臨床醫師發出檢驗報告的一個臨床診斷科室。一個設計科學合理的實驗室,能為檢驗人員提供安全、高效的工作環境。相對于普通醫用房間,醫院檢驗科實驗室的空調是預防交叉感染的有效措施之一,通過通風和過濾為實驗室環境的凈化提供有效解決辦法。
一、檢驗科實驗室的建筑平面布局
合理的檢驗科設計應按照清潔區、半污染區、污染區控制氣流流向。
1、清潔區:主要包括醫護人員辦公區、休息區、更衣室等。相對于周圍區域應保持正壓。
2、半污染區:中心化驗區,主要由試劑庫、制水間等輔助功能間組成。
3、污染區:各類操作實驗室,主要由采血室、檢測實驗室組成。整個實驗室區域應維持負壓。
干凈空氣的流向應該是從醫護人員辦公區流向化驗區,然后再流向各種實驗室,實驗室與中心化驗區之間設置分子生物學緩沖區,以降低氣味和污染物向其他醫療區域的擴散。
二、檢驗科實驗室的平面布局規范
1、檢驗科應設在門診樓內,并自成一區。三甲醫院檢驗科面積≥1200㎡,二甲醫院檢驗科面積≥800㎡。
2、清晰的隔絕出清潔區、半污染區、污染區。
3、人流與物流路徑分開,并設獨立的出入口。尤其是污物應有專用出口,且經醫院的污梯送至醫院集中的醫療廢物存放點,不得走客梯。
4、生物安全實驗室應符合BSL-2級實驗室的要求,在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出口處應設有非手動洗手裝置和緊急洗眼裝置,部分高污染風險的工作應在二級生物安全柜內進行。
5、HIV初篩實驗室:分為清潔區、半污染區、污染區,面積≥45㎡。
6、PCR實驗室:分為實際準備室、樣品制備室、擴增分析室,各實驗室前要有緩沖間,PCR總面積≥60㎡。
7、微生物實驗室:分為準備室、緩沖間和工作區,面積≥35㎡。
8、采血區單獨成一區,采血窗口的長度≥1.2m,寬度45~60cm,采血窗口的數量參考平均門診數量來確定,并考慮可持續性發展需要。
9、生化區在設計時應重點關注生化機。生化機的更新換代速度很快。在設計前與設備廠家聯系,確定設備的擺放位置、規格、重量、功率、用水量等參數。